2012年5月15日,全世界的航空情报从业人员共同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节日,第59个国际航空情报日。这一天,西南空管局的部分航空情报从业人员欢聚一堂,在总结过去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对未来航空情报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目前,国际民航组织各缔约国的航空情报工作正处于深刻的变革当中,从传统的航空情报服务(AIS)向航空情报管理(AIM)过渡将是未来航空情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2006年,国际民航组织首度发布了《从航空情报服务(AIS)向航空情报管理(AIM)过渡的路线图》,为各缔约国指明了未来航空情报服务的发展方向。AIM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可彼此交换的、有质量保证的航空数据,其目标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所有用户提供在线、实时和有质量保证的航空信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度发展、计算机导航系统的应用、空中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决定了航空情报服务必须朝着信息管理服务过渡,改变其职责、责任和范围,以满足要求。AIM的实现,将全面提升各类航空数据的管理、应用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为差错危急飞行安全;使机载FMS系统、电子飞行包(EFB)等机载设备得到有效的数据支撑,充分发挥其效能;充分满足未来一体化的、可交互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对各类数据、信息传递、融合等方面的要求。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AIS向AIM过渡路线图”要求,中国民航准备用未来5至10年时间,实现AIS向AIM的过渡。第一个阶段(启动年):项目启动,成立AIS向AIM过渡实施工作组,组织编写项目可研报告和技术方案,组织情报业务骨干及技术人员培训。第二阶段(第一个五年):完成航空情报管理中心基础核心项目建设,移植现有航空情报服务产品,搭建航空情报管理系统,建立航空情报质量体系和实施国际间数据交换。第三阶段(第二个五年):进一步拓展、完善航空情报管理中心的系统和服务产品。建设以符合ICAO标准数据库为基础的航路和机场运行动态显示系统。“中国民用航空情报管理中心”建成后,中国民航情报部门将作为全球航空情报一体化大系统中的一员,按照全球统一的标准格式与世界各国交换精准的、高质量的、高置信度的航空数据。这也标志着中国民航情报服务将从以提供产品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过渡到以航空数据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实现AIS向AIM过渡的重要转变。
近年来,西南空管局在AIS向AIM过渡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有效的探索。WGS-84坐标转换工作的顺利完成,建立了国际通用的大地坐标系,大大促进了各种新航行技术、机载设备的应用,有利于提供满足国际交换需求的准确的航行数据;原始资料上报系统的搭建,促进了航行资料向电子化的过渡,提高了资料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通告显示系统的应用,作为航行通告图形化、空间化的探索,在市场运行中已凸显作用。利用GIS空间定位技术和3D图形等技术提供更加直观、精确的显示,从而为管制部门、公司、程序设计等部门提供更加有效的决策支撑将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整理、分析国际系列通告,研究德国等国家的永久性通告,找出特点,完善数据库数据,为今后国际间数据交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着力提高航空情报讲解服务,建立规范,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积极探索航空情报远程服务模式,力求为用户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航空情报服务。这些工作的开展和完成,将大大提升运行和服务品质,同时也为AIS向AIM过渡从技术上、制度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合过渡工作的进度安排和西南空管“十二五”规划,西南空管局将注重空管一体化运行后运行管理平台的建设,为飞行服务运行的分析、交互、统计和管理打下基础。改善信息的提供手段和管理方式,为飞行的全过程和所有用户提供全面的、优质的信息服务,监控共享数据的质量,通过高速数据网络的传递,提交质量可靠、实时的信息,实现即时处理、瞬间传送、实时使用。实现以数据为中心,应用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图形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各种航图、信息和资料进行有效集成,实现飞行计划、航行通告、飞行资料等信息的统一管理,向民航内部网络的航空用户提供各种方便、快捷、完整的航空情报和飞行信息,满足用户的需求,将飞行服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飞行服务中心 陈凯
Copyright 2010 Swatm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民航西南空管局 网站管理:民航西南空管局党委办公室
ICP备案号:蜀ICP备110146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