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航西南空管局、贵州空管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的关心、支持下,贵州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紧紧围绕西南空管局工作指导思想,以确保飞行安全为中心,以安全审计为契机,以提高管制运行质量为重点,强化运行管理,积极推进新技术应用,强化团队建设和人员培训,全面提高综合保障能力,适应增长的飞行量对空管安全、运行和服务的需求,实现本地区空管与民航事业的协调发展。下面,向各位领导和兄弟单位汇报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安全工作来说,1%的错误就有可能导致100%的失败,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甚至机毁人亡事故的发生。海恩法则也告诉我们:在一起重大的事故背后存在29起事故征候,而且在其下面还有300起事故征候苗头(严重差错)。因此,“安全工作无小事”,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须注重安全工作的“细节”管理。而要控制和防范安全风险,就必须将细节管理纳入日常工作程序中,并渗透到对每一步工作程序的检查,做到层层把关、环环相扣。同时,开展好日常性的全员安全教育,并围绕对人为因素的分析,努力控制降低安全风险,尤其在安全运行的平稳期,更要努力查找隐患,清除事故“滋生”环境,彻底切断“事故链”。为此,我们在空管安全工作中,从坚持从小防大,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克服浮躁、侥幸心理,使空管安全始终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
(一)不断完善规章,规范员工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制运行部一直以来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上下功夫。2009年民航西南管理局对贵州分局的安全审计工作,又使我们管制运行部受益匪浅。通过审计准备,不但丰富了管理经验,还锻炼了队伍,管制运行部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安全教育、业务培训、考核制度、行政管理等各项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出来后,关键就要将其落到实处,并抓深、抓细、抓到位,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安全风险。为此,管制运行部结合自身实际,将以下几项工作进行了制度化,并要求长期坚持下去。
1、坚持每周的安全例会。分析一周的运行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把其他单位出现过的不安全事件当作本单位的问题进行通报学习,查找原因,研究对策,从中吸取教训,把握容易发生问题的各个时机和环节,避免类似问题在本单位发生。
2、各管制室每次都利用换季学习机会,聘请有经验的飞行、气象人员以及管制业务骨干讲解新知识和传授经验。
3、每逢“五·一”、“十·一”黄金周及元旦、春节来临之前,各岗位都要开展管制岗位人员和设备应急演练及大流量管制训练,以提高管制人员应对处理特情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克服侥幸心理。
4、坚持班前、班后讲评制度,不断丰富讲评内容,改进形式,针对值班遇到的业务问题,对本班人员做出提问和重点要求,落实到制度和规定上。
(二)未雨绸缪,安全关口前移
管制运行讲究对局势的一个控制,据统计研究,在特情发生和管制环境变化时,管制员的业务能力将下降很大的比例,特情虽然相对较少,但是,一但发生,管制员和整个管制系统将面临极大的考验,如何规避这种风险,保护管制员,进而保护来之不易的贵州空管较平稳的安全态势,这一直是管制运行部思考的问题。
管制运行部从细节入手,从系统完善角度出发,在各管制室开展了管制应急专项活动。区、塔、进将各自的特情检查单进行了梳理和升级,对管制员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经常性的开展特情模拟演练,区域管制室和进近开展了席位备份演练、塔台管制室开展了搜寻援救演练等等,增强了管制员的情景意识和对检查单的熟悉程度。
管制运行部和技术保障部还建立了较完善和成熟的互动机制,每月的最后一周召开交流会,两部领导牵头,各管制室领导和技术保障部门各科室领导参会,协调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演练设备故障下的工作衔接和配合,为运行保障顺畅打好基础。
各管制室也根据自身情况,完善特情处置的相关材料,区域管制室制定了雷达标牌冲突标识程序、进程单提醒程序、雷达告警处置程序,进近管制室制定了冲突解脱程序,塔台管制室制定了搜寻援救程序,防跑道侵入程序。目视飞行的通用直升机占在贵阳起降的比例非常小,但由于机载设备落后,对本场不熟悉,经常给管制添麻烦,管制运行部针对这一情况,防患于未然,同塔台、进近一起研究解决办法,塔台管制室在雷达视频图中精确添加管制范围内的障碍物,并标注高度,我们从中深刻体会到安全工作必须做细,做实,不能心存侥幸,留下安全死角。
(三)全员参与,开展“风险管理”
如何将安全工作做“细”,管制运行部认为必须依靠全体管制员的力量,因为管制员来自一线,直接和运行相关,对管制环境和运行情况也最了解,换句话讲,对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也最清楚。一定要让管制员参与安全管理,而不是被动挨管。“风险管理”正是管制运行部领导一致想到的一把利器。只有从系统管理的高度开展“风险管理”才能将宏观、宽泛的安全工作做细、做好,从试点到铺开,管制运行部用了一年时间,管制员也经历了初期的观望、被动参与、切身受益、自动参与几个阶段,现在积极提供危险源,参与风险缓解措施的运行监督,主动提出降低风险方法。例如塔台管制员提出的机柜过高阻挡视线;进近管制员提出的值班时段过长、不满足雷达管制要求;区调管制员提出的休息间改造建议等等,小建议往往解决了大问题,通过风险管理活动,管制运行部安全水平得到了提高,系统得到了完善,更宝贵的是,管制员们完成了“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最后到“我管安全”的质的变化。为贵州空管持续安全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巧用“细腻”元素,刚柔并济保安全
贵州空管分局自02、03年开始增加女管制员引进比例,这个当时还备受争议的问题,在今天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经过7-8年的成长,管制运行部的众多女管制员已经成为了单位的顶梁柱,而且在工作中利用女性独有的“细腻”为贵州空管增添了一抹亮色。
她们中间,有妈妈管制员曾艳,运动场上的骄子,在工作中,曾艳用她的热心助人、善解人意关心和帮助单位的年轻管制员成长,倾听他们的心声,帮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被小年轻们尊称为“艳妈”,成为单位美妙的和谐音符。她们中间,有最年轻的带班主任周莹,有第一位雷达管制女教员谭义珊,有及时成功处置特情受到表彰的周建蓉,西南空管局聘任的管制英语教员中,仅有的三名女教员全部来自贵州分局管制运行部,女性对语言的天赋和特有的细腻甜美嗓音使西南管制英语培训更加出彩。
(五)强化现场运行,创新管理手段
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部分别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和安全整顿工作。结合本部的实际情况,对整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管制室从工作作风、单位管理、制度落实、员工队伍、服务意识等方面认真查摆,并针对不足制订了改进措施,确保整顿工作真正深入人心、卓见成效。
在日常的运行工作中,坚持部值班领导每日最少三次的巡视检查制度,及时处理现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管制运行部狠抓带班主任的管理,严格落实带班主任值班制度和双岗制,突出带班主任在班组运行中的灵魂地位,组织安全员对各单位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岗位落实情况、运行记录等进行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下发通报,要求及时整改;组织录音录像、标准通话用语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相关单位认真分析并组织整改。
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势在必行,严格管理必须与科学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安全管理工作与质量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加强规章制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在日常运行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持续改进,从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管制运行部鼓励创新。目前各管制室都采用了量化管理,什么可以加分,什么要被扣分,管制员心里清清楚楚,到了月度评选优秀员工的时候,分数最能说明问题。区域管制室推行的“规范化”管理,迄今已有5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单位首先强调的是所有管制员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大家需要遵循共同的工作理念,执行相同的规章规定。对业务或管理上的意见,通过例会等形式进行沟通、统一。塔台管制室在席位上安装了“复飞按钮”可以第一时间将复飞信息传递给进近管制室,塔台自行设计的场道占用警示器也即将投入使用,必将促进下一步防跑道侵入工作质量的提升。区域管制室在西南创造性的设立了“监控席”,事实证明在保障飞行安全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各管制室都安装了由管制运行部一线员工设计制作的“管制辅助系统”软件,管制员通过该软件可以获得大量的专业信息,为管制决策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目前,分局“三定”工作已结束,管制运行部是保证飞行安全的运行单位,管制安全保障体系作为保证飞行安全的运行平台,我们将充分发挥好安全保障体系的作用,组织好部内各单位的相互支持,确保体系高效规范运行、协作配合顺畅,使空管安全尽可能长期保持。
我们相信,在西南空管局、贵州空管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的关心、支持下,积极发挥安全保障体系的作用,在管理中采用创新机制,加大各类空管人才的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各类人才的素质,处理好各部门的协调关系,采取各种管理手段,确保安全保障体系的规范运转,就一定能够降低运行风险,为确保更为长久的安全周期作出贡献。
贵州空管分局 蔡军
Copyright 2010 Swatm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民航西南空管局 网站管理:民航西南空管局党委办公室
ICP备案号:蜀ICP备11014698号-2